畅谈蜀绣的前世今生
2014-07-02 17:39:26说到刺绣,想必大家都不陌生。蜀绣,同苏绣、湘绣、粤绣并称为“四大名绣”。主要以软缎、绢纱等为地,配以彩丝为原料的蜀绣,刺绣技法独特繁复,至少有百种以上的针法。用针工整,纹路边缘如刀切般齐整。用线厚重,色彩艳丽,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。且构图取材广泛,花鸟鱼虫惟妙惟肖。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悬挂的巨幅《芙蓉鲤鱼》座屏和蜀绣中的名品《蜀宫乐女演乐图》挂屏,以及双面异色的《水草鲤鱼》座屏、《大小熊猫》座屏等,都是蜀绣的代表作。
前世:蜀中之宝冠于天下
“若挥锦布绣,望芒兮无幅”这是西汉文学家扬雄的诗句,也是较早记载蜀绣的文字。据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考证,蜀绣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。蜀绣的兴起与蚕丝织品的出现密切相关。“蜀”字在古时是一种野蚕的名称,后来因为蚕丝业的兴盛,川西被称为“蜀”。据文献记载,蜀国最早的君王蚕丛已经懂得养殖桑蚕。汉末三国时,蜀绣已名扬天下。到西汉末蜀地“女工之业,覆衣天下”(《后汉书》)。作为珍稀而昂贵的丝织品,蜀国经常用它交换北方的战马或其他物资,从而蜀绣成为了主要的财政来源和经济支柱。到宋代,蜀绣之名已遍及神州,文献称蜀绣技法“穷工极巧”。成都地区因其自然地理条件优越,盛产丝帛,因此蜀绣的制作生产“冠于天下”。
蜀绣最初只是绣一些简单的日常用品,并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。直到道光年间(1830年),民间组织的三皇神会成立。这是一个由铺(店主)、料(领工)、师(工人)组成的刺绣业的专门行会。这种正式垂版立行,建立行规,确定专业分工,维持行业内部各方(如生产、销售等)的利益,表明蜀绣已从家庭逐渐进入市场,形成广为社会所需的规模生产。到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,成都成立了四川省劝工总局,内设刺绣科,聘请名家设计绣稿,同时钻研刺绣技法。当时一批有特色的画家的虫鱼画作入绣,既提高了蜀绣的艺术欣赏性,同时也产生了一批刺绣名家,制作出了一批享誉中外的蜀绣名作。如张洪兴等名家绣制的动物四联屏并获巴拿马赛会金质奖章。张洪兴绣制的狮子滚绣球挂屏又得清王朝嘉奖,授予五品军功,为蜀绣赢得很大声誉。
今生:命途多舛日趋式微
“文革”期间,蜀绣工艺遭受了重大的挫折。在那段特殊时期,许多民族文化遗产被歪批为“封、资、修”,刺绣行业的手工艺人甚至被诬蔑成“为帝王将相、才子佳人服务”而遭到批判。这一切导致刺绣工厂的转产甚至关闭,众多绣工改行。其中著名的成都蜀绣厂在那时也处于停产关闭的状态。这场文化浩劫给蜀绣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。
到1971年后,成都蜀绣厂才开始恢复生产。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,随着四川旅游业的发展,很多外宾来四川旅游都会到蜀绣厂进行参观并购买蜀绣产品。70年代末川西农村几乎是“家家女红,户户针工”。1981年后,蜀绣有了较大发展。81、82年是四川蜀绣最为鼎盛的时期,那时的成都有三家蜀绣厂进行生产。除蜀绣厂的工人外,农村郊县加工刺绣的人员迅速增至七、八千人,蜀绣事业又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。1982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品第二届百花奖评选,以及1985年的巴黎博览会,蜀绣都赢得了极高的荣誉。
但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。在近年来,随着四川旅游业的发展,观光项目日渐增多,蜀绣厂不再是游客们必到之处。同期间,蜀绣厂的发展也是日趋式微,工厂里老式的管理体制因不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发展,而造成了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;加之苏绣在市场经济中的成功运作,占据了刺绣品市场的主导地位,使得蜀绣产品在市场中受到巨大的冲击。蜀绣的手工刺绣产品品种也较单一,工厂的管理体制僵化,新的产品研发不出来,直接导致市场日渐萎缩,生存难以为继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,造价低廉的电脑刺绣产品大量充斥市场,绣工需要花上几天绣制的作品,通过电脑操作的机器几分钟就可以完成,这使得传统手工刺绣业受到了巨大的挑战。在这个崇尚效率的快节奏时代里,因为耗时费力而价格高昂的刺绣产品离百姓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。昔日常见于枕套、被面、床单、衣服等日用品上的蜀绣,现如今则是标着不菲的身价悬挂在礼品工艺品店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