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止不殆 诚意正心

        为了配合中国番禺区政府“道德讲堂”的开办,及石碁镇优秀传统文化“四进工程”(进企业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村居)的实施,“蓝态基金会首期师资培训班”于2015年3月14日隆重开班后,在王西胜老师全身心投入的传授下,100多名有志于公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事业的学员,于21日再次济济一堂,在严格、紧张、有序的氛围中学习、练讲儒家四书之首的《大学》。

        上午王老师再次诠释了“明德”的含义:“德”有“明德”和“昏德”之分;动而不失其明谓之“明德”;被层层自我意识封闭,而昏昏昧昧的状态,谓之“昏德”。若要“明明德”,就须以一颗至诚、感恩之心去“亲民”。我们普通人,“亲民”先要从五伦关系入手:处理好夫妇、父子、兄弟(姐妹)、君臣(上下级)、朋友之间的这五种关系,就是“知止”和止于至善。《大学》这部经典阐述的是内圣外王之道。“知止”是内圣功夫的起始一步,若能随时知止,把握住自己,有所为、有所不为,言谈举止就能够恰到好处。这也是儒家另一部经典《中庸》之道的一种体现。

        下午,全体师生移步石碁镇文体中心,参加“2014年度‘番禺好人’事迹分享会”,现场接受来自社会的“番禺好人”教育:舍生为民的警官、热心公益的企业家等,令在场的每位学员很受触动和鼓舞,深刻体会“亲民”的重要性,做到亲民,明德才能够逐渐显明。


分享会现场:“番禺好人”与嘉宾的合影

        晚饭后,学员练讲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。本次练讲主题“知止”,每位学员练讲3分钟。虽然时间有限,但是学员们还是毫不保留地自我剖析,打开心门,学习曾子“三省吾身”,挖掘自己以往身心存在的不足。更加可喜地是,听完几节课程后,有的学员马上认识到自己处理五伦关系中的错误言行,能够知错就改,向被自己伤害过的亲人、朋友等认错,甚至冷漠了六七年的夫妻关系也冰释前嫌。知非认错的勇气让学员们相互策励,勇敢面对内心的黑暗面,不断“慎独”,加强“知止”,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传统文化讲师。

        22日白天的课程仍以“知止”切入,王老师讲到“穆穆文王,於缉熙敬止”时,特别突出讲解“敬”字。“敬”是形容文王“诚于中,形于外”的态度,对于君亲民众,对于天地万物自然自发的一种恭敬和敬畏。由“敬”而自然“止”于至善。讲“为人子,止于孝”时,王老师传授一个宝贵的孝亲心法:反哺父母。这里的“反哺”不单指物质供养父母,而是指孝养父母的心法。母亲孕育我们的时候,我们通过脐带吸收母体的营养。为了我们的健康,母亲调整多年的饮食习惯,杜绝任何不利于我们生长的行为,精心呵护着我们成长。今天,我们长大了,父母却老了。我们应该将父母时刻放在心中,不该想的不要想,不该说的不要说,不该做的不要做。《弟子规》中讲“身有伤,贻亲忧。德有伤,贻亲羞”。真正的孝子应该管好起心动念,不敢因任意造次而给父母造成内心的不安宁,这就是反哺父母!
学员们听后无不愧疚,深感自己离孝太远。在当今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社会现实中,很多人都是背井离乡在外打拼,以“论迹”,也就是行为上来孝养父母,往往力不从心;若“论心”,从心念上来“反哺父母”,不仅可以让父母内心安宁,对自己的修身慎独还有很大的帮助。学员们心怀踊跃,暗下决心,好好做好“反哺父母”这个功课。

        接下来,老师又讲到《大学》中如何正心、如何修身,此两点的基础还是在“诚其意”。“所谓诚其意者,毋自欺也”,而“正心”中的种种忿懥、恐惧、好乐、忧患;“修身”中的亲爱、贱恶、畏敬、哀矜、傲惰等,就是没有诚其意而自欺的表现。修身中的五种表现:“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”中的“辟”应该作为“借譬于人,反喻诸己”来理解,王老师形象地称其为“镜子法则”。就是看到别人的没有正心的表现,来反观自身存在的问题,借此来完善自己的人格。《中庸》中讲“诚则明矣,明则诚矣”,“诚意”与“明明德”有着很大的关联。所以,晚上练讲的主题是“诚其意”。学员们纷纷上台分享体会、阐露心声,将近期所学与自身状况结合起来,看看有没有做到知行合一。

        上海的亥时,已是万家灯火。蓝态基金会的公益大讲堂内,百余名师生在阵阵热烈不舍的掌声中,结束了师资培训班第二次课程的学习。这次学习,打破了学员们固有的不良积习和自我成见,注入了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。在汲取文字隽永、充满智慧和力量的传统经典中,更逐渐静下心来,像《大学》的作者曾子一样,勇敢地正视自我,省察内心,止恶长善,争取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孔门学子和中华儿女。

        夜深了,一声声告别、一声声祝福、一个个鞠躬。再见,老师!再见,学长!我们热切期待下一次课程再次相聚……

©2014-2015 中国某某孝道文化教育基金会     沪ICP备13048665号